发帖
手机端
扫码访问

漫 步 登 獅 頭 — — 俯 瞰 丹 山 河 谷 地

[复制链接]
2341 |5
发表于 2014-5-14 13:45:2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香港
自從郊野公園成立,新界郊野山徑、村徑經有關方面精心設計及護理下,成為遠足徑、郊遊徑、樹木研習徑及自然教育徑等等,讓郊遊人士除卻舒展身心外,另添深厚教育意義。

  新界北區一條重要公路稱沙頭角公路,粉嶺起點向東北伸延直達沙頭角墟,途中有馬尾下村站,為沙頭角路中小墟鎮,目前仍保留小商店小墟集,那些小墟集中少不了的士多、小藥店,成為鄉村重要聯絡點,發覺大疊郵件在櫃中等候村民領取,這現象正如內地一些小鄉鎮般,鄉村遍布各山區僻遠角落,要郵差先生逐戶派送,確有困難,結果村民在外出購物或把農產品送到小墟集賣時,順道往那些商店取信,充滿鄉情,遊客行友不妨留意這些鄉間小環節。

  從上水或粉嶺乘

搭開往沙頭角、鹿頸巴士小巴,途經沙頭角路,於馬尾下站下車,順訪小墟集。穿過小街道望東南方直入鄉村學校過後,分岔路口左入嶺嘴及嶺皮村,茂林修竹的客家小村,尚見青磚單層村屋,雖然附近也興建起三層丁屋,心裏總覺那些單層村屋才是理想居停。限於政策,村民重建村屋只准高三層(每一人丁終身唯一福利),所謂西班牙式別墅有點怪怪的,與傳統村屋明顯有別,對於老村民帶來不便,而村屋中常見的還是長者村民,年輕力壯的都到市區或外地謀生去,只有大年大節才多點年輕人影子,故目前鄉村路口都豎起警告牌「非本村村民莫進村中,後果自負!」字眼令旅人產生本能反感,當然村民警告牌也顯示治安日差,以諒解心態平衡那刺眼的警告牌。

  馬尾下嶺皮村稍進即為丹竹坑,傍山邊竹林處有明顯指示牌進入八仙嶺郊野公園登山路口(找不到即向附近村民查詢,他們樂意指引,千萬別亂闖,以免狗吠雞飛)。接上登山的南涌郊遊徑,山徑依山坡地勢漸高,回望丹山河谷地、田園阡陌、村屋散布小平原農地,充滿郊野氣息,這一帶也特別多有機農場試點,容納大量城市摩登農夫,流連斯地平添朝氣。

  進入南涌郊遊徑,依傍獅頭嶺南斜坡,長長的正所謂長命斜是也。切記穩步慢行才是正確賞山郊遊之道,急走即進入完全運動狀態,那是經過鍛煉才能進行,與遊山玩水是兩回事。花一小時上達橫出山崗,那正是獅頭嶺所在地(原稱龜頭嶺,因廣東人對龜敏感而改名),其嶺下為獅頭嶺村,村後山坑稱獅頭坑,發源於屏風山及水門山之間,嶺南是欣賞丹山河谷地全景最佳地點,郊園應設觀景台。

  離開獅頭嶺走進東引山徑,遠離獅頭嶺村回望,其時你才領略剛才山崗為何原稱龜頭嶺,大坳中右為屏風山,左為水門山,偏左水門山山腰的南涌郊遊徑東北行,到北坡平台附近有古墓多座,其中著名者有「孩兒坐欄」,郊遊徑偏東下深谷,可俯瞰山谷正是老龍田,為昔日抗日時期重要據點,當時游擊隊在此一帶留下悲痛一段戰。山谷出口為屏南石澗上游,橫跨古道傍石澗北下,清泉流水聲響遠近,路過中段路口潭,遊人何妨放下行李小休片刻,清潭水中游魚自在地弋遊,偶然鳥語鳴又飛越別枝。眼看澗中各種茂盛植物,或朵朵白色大頭茶盛開,如此景致怎捨得離開?遠遠高山正是邊區梧桐山,想當年萬千民眾壓境,匆匆又已四十年,仰望白雲飄處,藍天高曠,更覺人生苦短,應珍惜一分一秒,每周帶隊友東奔西行,穿鄉過村,攀山越嶺,看盡景物變遷、人情冷暖的洋溢,帶來無限回憶,得來銀絲白髮,卻無悔時光飛逝。榮幸終能保持行走於山村之間,歡暢於行友群中,特別是二十多年來旅行班一班一班地湧現,不斷帶來新血,相對而言也可說老懷安慰。

  過屏南澗路口潭後郊遊徑順而北下,左靠灣背嶺,南為深谷中屏南澗(老龍坑)下游澗道,而老龍潭指目可見。半小時後下達水務公路,左行二十分鐘即出接海濱鹿頸路南涌路口,乘小巴可直出粉嶺港鐵站。

发表于 2014-5-30 14:41:26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广东湛江
可惜没有时间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4-6-29 15:31:52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香港
搵日試吓先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4-7-13 05:38:56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广东深圳
唔講真係唔知有呢個地方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4-8-12 14:02:38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香港
好似好有詩意既地方0甘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10-12 16:21:44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香港
幾好介紹....會唔會行行下唔小心過左邊界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